孫安佐事件前陣子不但攻佔各大媒體版面,也讓親師開始反思「我們的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」?
過去有二十年的時間在體制內投入「學校教育」和「家庭教育」密切連線,充份累積能和各種不同類型家庭對話的能量,延續至今走出體制成立在地共學讀書會,透過飽滿的能量和家長們對話規劃孩子們的未來。這些經驗使我深刻相信「天下無不是的父母」,除了極少數特例,「虎毒不食子」的千古明訓讓我依然相信性善之說。
孫安佐事件前陣子不但攻佔各大媒體版面,也讓親師開始反思「我們的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」?
過去有二十年的時間在體制內投入「學校教育」和「家庭教育」密切連線,充份累積能和各種不同類型家庭對話的能量,延續至今走出體制成立在地共學讀書會,透過飽滿的能量和家長們對話規劃孩子們的未來。這些經驗使我深刻相信「天下無不是的父母」,除了極少數特例,「虎毒不食子」的千古明訓讓我依然相信性善之說。
運算思維的資訊科學部分,處理的是孩子想事情、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的啟蒙!
這幾年累積了一些帶孩子出國的心得。出國不僅僅是鍛鍊爸媽的體力以及情緒調控能力,還能夠跟孩子一起學習,如何替旅伴著想?互相配合?利用孩子旺盛的好奇心以及敏銳的觀察力,再去引導孩子更深入的思考!
班上那個男孩明顯專注力不夠,有點過動傾向,成績不是那麼理想。男孩的媽媽是位外籍配偶,對臺灣的國中課程不那麼熟悉,知道孩子落後別人一大截,無意爭名奪次,只求基本學習無礙,但不知從何幫起。七年級數學一開始便遇到「正負數、四則運算與數線」,孩子在這塊始終沒搞懂。
每年的4月23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定的世界書籍與版權日,而每年的這個時候總有一系列的書香活動在如火如荼的進行。
但大家知道,世界閱讀日的由來是什麼嗎?其實,世界閱讀日源於西班牙一個古老又浪漫的傳說......
我們知道,現今教育部在十二年國教中大談素養導向的教學,期望將學習的重點聚焦在孩子解決問題的生活能力。立意美好,但實難依循施行。為什麼呢?「素養」,顧名思義是平日的修養,必須在平時養成,因此並非一蹴可幾的。而「素養」雖說為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,但究竟何者才是我們生活上所需具備的能力呢?